法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风景画家叫柯罗,他晚年说我天天早上醒过来向上帝祈祷,让我像孩子一样纯真无邪地看世界。由于我的岁数越大越了解这句话,孩子们都是我的老师,没学画这件事情,甚至没画画这件事情,重要的是大伙都有双眼。
目前春季来了,我上午在我居住的公寓旁边走走,像北京这么难看的一座城市,这么糟糕的天气,可是每朵花儿都好看,每一棵树都好看,这时我感觉我可能只有五岁。
怎么样把孩子培培养为有独立思想的人
不要太把孩子当一个孩子,他是他一个人,他有他的喜好和才能,只不过你一时看不出来,他有他的喜好。有的孩子可能对所有艺术一点儿兴趣也没,但对枪、兵舰、武器感兴趣。
我常常会遇见一些父母说我的孩子如何学画,如何可以画得像你如此。问题不在这个地方,问题是你知道不知道你的孩子?你在不在冷眼察看他,他喜欢任何事情,讨厌任何事情,这里面的教育就开始了——假如可以叫做教育的话。
父母最重要的是冷眼看,然后携带孩子走向他有兴趣的地方,而不要强行带他去他讨厌的地方或者没感觉的地方。所以,第一要克服的是父母我们的「父母欲」,父母欲是非常可怕的事情。
大家的定义教育开始得太早
14岁以前的孩子,我倡导不要跟他讲解什么是「美」,什么是「古时候」「现代」。假如带他到博物馆去,什么都不要对他解释说明。他一个是听不懂,还有一个是他会厌烦。就让他看,假如他实在不要看,就带他出去,他想吃、他想玩,维持他的动物性,就让他玩儿。
不要太早灌输这么多词语给孩子,什么大师、艺术、美、教育,这类都是大人教他的词,不像孩子。大家的定义教育开始得太早。
对于那些差不多早熟的,特别敏锐的,可以说有天分的孩子,在十岁至十五岁之间时,你就要特别的当心,就是他到底喜欢什么,哪件事情拽都拽不回来,他都要去做,你打他他就要做。这就紧急了,这个时候你要当心了,他真的想做这个事情。
这个时候假如他喜欢的正好是画画,正好是音乐,正好是写作,或者是科学实验,你就要带他到好的环境,可以耳濡目染,周围有同样的孩子,这就对他尤为重要了。
至于所谓美术史、古时候、现代、这个派、那个派,我想差不多要初中将来他才会开始对这类词汇、这类定义有兴趣,而且有理解力和判断力,这是后来的事情,这是我的认识。
人是模仿的动物,同时又是下载的动物
父母刚刚说到孩子崇拜我,其实他只不过听说,从媒体上听说这个人,然后孩子就会向往。根据孟子的说法,所有些孩子,在童蒙的时期,最崇拜的人其实是父亲和母亲,所以父母这个角色非常难当的,你都不了解在什么时间,你已经失去了他对你的爱,或者在另外好的状况下,你可能引导了他一辈子,由于他会学习他在爹妈身上看到东西--我也要像爹妈那样子,像他那样做饭,像他那样走路,像他那样东张西望的样子。
人是模仿的动物,同时又是一个下载的动物。电脑有下载这个词,所有孩子子的脑袋,你带他到任何场所,无论是高兴事、伤心事,他不管懂不懂,他已经下载了。下载将来可以储存很长时间,等到他懂事了,受了教育,智商发达了,他会重新反举这类早年下载的印象。所以爹妈是真的不好当的,你不注意间已经在教育孩子,或者已经在毁坏这个教育。
不要对孩子说出价值判断的词,少啰嗦
我在世界各国博物馆一直看到两种状况。一种是大人抱着婴儿在参观,其实婴儿在睡觉,但这是一种胎教,是很好的婴儿教,这同带其去嘈杂的餐馆或商场、而孩子在睡觉的感觉是不同的。
另一种则是常常会看到小学和中学的老师领全班同学,直接进入博物馆。那并非浏览式地看,而是老师做过功课后,带领同学们来到某一张画面前,然后就在那里上一堂课,一讲就是一两个钟头。
在海外婴幼儿园老师会有一些词语选择,英文有不少好听的词,他假如感觉这幅画不怎么样,他会说:That’s interesting(有意思)。尽可能不要对孩子说出价值判断的词,大人说好或不好,对或不对,就是在杀孩子,孩子就如此被杀掉了,孩子的童真就没了。
可是特别顽强的孩子,你再杀他,枪林弹雨,最后他拿起笔又回到原来的样子,这是少数的天才,甚至长大了他真的变成一个天才画家。所以我要对父母说的只有一句话,14岁以前的孩子,在绘画上或任何文静兴趣不要多说他,他要做就让他做,少啰嗦。